最近,山東省諸城市昌城鎮道口社區車家道口網格居民李培金成為了網格微信群里的焦點人物,原因就在于他在街上撿到一部手機后主動上交,加了5分的網格居民信用分,網格黨支部在網格群里對他進行了表揚。
今年以來,諸城市立足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良好基礎,在社區網格黨支部的引領下,積極探索開啟“網格+信用”鄉村治理新模式,將個人信用管理引入基層網格化治理環節,著力破解網格治理中“沒依據、沒抓手、沒人聽”的難題,收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量化賦分、公示公開,讓信用“看得見、摸得著”
今年4月,諸城市出臺印發《諸城市社區網格居民信用評價管理辦法》,為全市網格制定細化試點實施方案與評分目錄提供了參考依據。各試點網格結合自身實際,將志愿服務、尊老愛幼、環境整治、遵規守紀、移風易俗等涉及網格治理的方方面面進行信用賦分。年度評價指標得分采取加分和減分方式,實時積分、動態調整,年度信用基礎分為1000分,最終成績按照“基礎分-減分分值+加分分值”方式計算而成。昌城鎮孫村社區孫村三網格就是以此為依據,編制了詳細的評分目錄,將所有網格治理事項細分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社會公益”“黨性修養”“表彰獎勵”等9大塊62項內容,每一項內容都制定詳細的積分獎罰標準,并在公開欄進行公示。通過大喇叭、微信群,宣傳推介信用積分治理,將倡導群眾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推動積分治理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同時,每季度將每戶群眾的信用積分情況在群里公示,誰守信加分、失信扣分,第一時間讓全網格都知道。
昌城鎮道口社區車家道口網格黨支部書記仲偉福說:“我們就是要對涌現出來的道德善舉進行大張旗鼓的表揚,發揮好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從效果上來看不錯,最近一個月網格群眾踴躍參與積分申報,大家的參與熱情大大提高了。”
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確保信用積分“有人抓、有人管”
為什么在網格推進信用積分治理呢?昌城鎮黨委書記馮玉建這樣說:“我們在網格推行信用治理,主要是考慮到農村地區是典型的熟人社會,大家聯系緊密、知根知底、便于監督,非常適合推行信用制管理。”諸城市的農村網格是以原自然村為單元的,在這個背景下,大家是否參與網格公共事務,是否孝敬父母,是否按規定舉辦紅白喜事,很難逃過群眾的眼睛,而積分制的執行正需要這樣低成本的監督機制。
“嬸子,門外不能堆放柴火堆,快收進去,不然我就要扣分了。”枳溝鎮玉皇社區玉皇網格網格長陳會升在開展巡查時發現,有群眾把柴火堆在了門外,影響了群眾出行,及時入戶進行了提醒。自從開展信用積分治理工作以來,網格員到包靠網格區域內巡查走訪時,除了收集社情民意、群眾訴求,還要采集群眾的守信、失信情況,報評分小組納入戶誠信檔案。
在推進信用積分治理當中,諸城市堅持黨建引領,積極發揮網格黨支部和黨員在網格化治理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每月利用“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將信用政策理論、信用知識學習納入到網格黨員日常教育中,激發黨員干部參與信用網格建設的熱情。在日常工作中,也是由干部帶頭,通過黨員干部積極主動參與、申報評分,帶動引導群眾爭做網格主人,營造了齊抓共治的良好氛圍。
群眾是網格化治理的參與者和受益者,只有充分依靠群眾、凝聚群眾,才能為網格治理創造更多內生動力,將高耗低效的高壓監管模式轉變為常態高效的群眾自治模式。自推行信用積分以來,該市網格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公益勞動成本不斷下降。枳溝鎮喬莊社區黨委書記劉正光說:“自從推行信用積分后,我們社區志愿者有60多人,目前社區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路域治理、文體活動中一呼百應,基本不用單獨招聘保潔員,志愿者就搶著干了”。
公正評價、按分兌現,確保信用“有評價、有獎勵”
為切實有效推進信用積分治理工作,各網格成立評分小組,聘請老干部、老黨員、村民代表等威信高、辦事公道的網格群眾擔任評分小組成員,以戶為單位核算分數,每季度對所有住戶進行打分,年底按照分數進行排名。昌城鎮孫村社區孫村三網格黨支部經過集體討論,最終確定每年年底評比時,按分數選出五星信用戶(總戶數10%)、四星信用戶(總戶數20%)、三星信用戶(總戶數30%)并進行表彰獎勵,受到獎勵的戶數能夠達到網格總戶數的一半,充分調動起了群眾參與治理的積極性。而獎勵的內容,除了米面、雞蛋、食用油等物質激勵,還有“網格好人”“信用標兵戶”等精神鼓勵。
在枳溝鎮北杏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最顯眼的位置放置了一個展示臺,專門放置積分兌換獎品,老百姓只要來辦事就能看到。“積分能兌換什么物品不是最重要的,‘面子’更為重要,這個信用積分極大提升大家的參與積極性。”北杏社區黨委副書記趙增恩這樣解釋。
龍都街道邱家七吉社區東呂標網格居民譚瑞慧,孝敬癱瘓婆婆多年,被推薦評為“孝老愛親”諸城好人,今年6月份,市農商銀行還專門為10名諸城好人授信“信易貸”,這種貸款以“好人”的良好個人信用為擔保,不需要抵押、額度更高。
下一步,諸城市將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工作為契機,抓細抓實社區網格信用治理工作,進一步健全長效機制,通過該創新實踐,為基層社區網格社會治理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新路徑,加快構建形成“人人參與、人人共治、人人享有”的社區網格治理新格局。